欢迎访问苏铸天工-徐氏铜器文化企业官网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渭南路193号
联系人:徐大师
手机 :13962120236
电话 :0512-82152560

新闻中心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佛像坐姿概述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1-22 15:33:42 人气:0

佛教艺术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大众表述佛法和传递信息,而佛像的姿势就是佛法的一种宣示,重要性不亚于典籍。

佛像的体姿包括坐姿、立姿、卧姿。其中“坐姿”是中国佛像中最常见的姿态,包括全跏趺(jiā fū)坐、半跏趺坐、自在坐、善跏趺坐、交脚倚坐和游戏坐等。

全跏趺坐:

亦称“如来坐”“金刚坐”。因为佛祖在禅定时常用此坐姿,又称为“禅定坐”,俗称“双盘”。

左足在外,吉祥坐;右足在外,降魔坐。全跏趺坐身端心正,有稳定祥和之感。

吉祥坐

降魔坐

半跏趺坐:

俗称“单盘”,是佛教中菩萨经常会采取的坐相。

左足在外,吉祥半坐;右足在外,降魔半坐。

吉祥半坐

降魔半坐

自在坐:

亦称“轮王坐”。它与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一起称为诸佛三种最常见的坐姿。

姿势为:右膝曲起,左足成半趺状或下垂于坐前;右臂伸直于右膝上,左手自然抚于座上。轮王坐早期出现于印度阿姜塔石窟的龙王像上,宋代之后成为中国菩萨造像的流行形式。

自在坐

善跏趺坐:

亦称“倚坐”,即身体端坐于座上,两腿自然下垂,两脚着地。

采取此坐姿的佛像一般都是正面像,仪态端正挺拔,敬畏质感油然而生。

善跏趺坐

交脚倚坐:

同善跏趺坐类似,同样是身体端坐于座上,但下垂的两腿相交于座前。

交脚倚坐

游戏坐:

两腿曲盘相交于座上,一手搭于腿上,一手自然垂放于座上。

游戏坐

半跏趺思维坐:

一足上盘,一手指脸颊,呈低首侧身的冥想沉思状。

此坐姿流行于南北朝时期,含义是:佛在为菩萨时,思维众生之苦。

半跏趺思维坐

佛教造像中这些有趣多变的坐姿,不仅是中国历代能工巧匠智慧与勤劳的体现,也是用艺术化的形象去完美诠释晦涩高深的佛教教义的代表。


Copy right 苏州市相城区弘君堂铜器文化研究院 © 2014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苏ICP备15014664号-1  技术支持:荣邦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