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香文化(宋代)
一、两宋概况
公元960年,经过五代十国的乱世,赵匡胤[yìn]建立北宋,一统中原。
契丹族建立辽国早于宋,是宋北方的强敌,双方签订澶[chán]渊之盟后相对安定。
1115年,女真族建金,灭辽与北宋。
1127年,赵构建南宋,后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,称臣于金。
1206年,蒙古铁木真建国,号成吉思汗。
1279年,崖山海战,元灭宋。
二、宋代用香情况
宋代对外贸易更加发达,巨大的商船通过“海上丝绸之路”,把南亚、西亚的各种香料,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泉州、广州港。
1973年,在泉州湾后渚[zhǔ]港发掘了一艘宋代末年的沉船,是远洋归来的商船,装载多的是各种香料木,总重达(未经完全脱水)4700多斤。
宋代香料的进口量大大超过唐代,是主要的进口商品,宋代进口香料中多的是乳香。
乳香是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乳香树的树干伤口渗出的树脂,主产地是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和非洲的索马里。可活血止痛,消肿生肌。因为广泛用于药物、洗浴、合香、宗教等,且价格亲民(北宋神宗时末等的乳香一斤三百文),用量很大。
占城(越南中南部国家)在乾道三年(1167年)一次性进贡乳香100730斤,创下单次朝贡10万斤香料的高纪录。
另一些常用的香料:
没[mò]药,是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。
安息香:是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的干燥树脂,产于印尼、越南、泰国等地。
降[jiàng]真香:芸香科的降真香、豆科的降香檀和印度黄檀,都称降真香,焚香、药用的都是树的心材。
宋代常用的还是合香,以合理的配方、严格的工艺配制而成的香丸、香饼,使用更加方便。
三、宋代用香方式
宋代的用香群体扩散到普通市民,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有“刘家上色沉檀揀[jiǎn]香”铺,香广泛应用于生活,从皇室到市民,所差只是品级价格。
在宋代,焚香、烹茶、插花、挂画被称为文人四艺。
代表宋代香文化特点的是文人用香,黄庭坚总结了《香之十德》,香也是李清照词中的常客,《醉花阴》中说:“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”
宋代出现“隔火熏香”,即将炭火点燃,埋于香灰中,上面放置隔火片,材质为云母、银等质地,之上再放香料,香气释放的更为舒缓,是文人的雅趣。
另一种用香方式是“印香”,也称“篆香”、“香篆”、“香印”,用在寺庙里诵经计时的,即将香料制成曲折盘绕的线,构成图案或文字,点燃后以烧完的时间来计时。唐代“印香”就已经流行。
烧完的印香,留痕于香灰之上,虽已死灭却留着生的美丽,发诗人之幽思。
宋代时“打香印”是一项专门的技艺,到明代有了更容易的方法,即在香炉中铺平压实的香灰,放上篆模,把香料末填入压紧,提走篆模,就留下了香印。
四、宋代用香器具
唐代香具的代表是金银器,到宋代香具的代表则是瓷器。
一方面,香文化深入市民生活,价格便宜的瓷香炉大受欢迎。另一方面,宋代文人趣味简约含蓄,瓷器也是好的载体。
宋代瓷器比以前工艺更有进步,唐代燃料主要用木柴,宋已经普遍用煤,高温持久,中唐之后开始使用匣[xiá]钵[bō]装烧,宋代时一器一钵,釉面不受烟火污染。工艺的进步催生了宋代的五大名窑:汝官哥钧定。
明代皇室收藏目录《宣德鼎彝[yí]谱》中说:“内库所藏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名窑器皿,款式典雅者,写图进呈。”这是五大名窑早的出处。
汝窑世所罕见,目前所见的汝窑香具只有两件香炉,一件藏故宫博物院(故宫标注为樽[zūn]),一件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,式样相同。